【下課時,妳只有一個人,會感到孤單嗎?】
「再幾天就要開學了,怎麼樣?心情還好嗎?」吃早餐的時候,我詢問女兒。
「嗯……….有點擔心。」女兒說。
「擔心什麼呢?」
「擔心我在下課時,不知道要做什麼?」
「妳指的是A同學轉校?平常下課陪妳一起的人不在了?是嗎?」我知道她很要好的朋友轉校了。
「對啊。」
「平時下課時,你們兩個都在做什麼啊?」
「我們會一起看書、聊天。」
「除了他之外,下課時,還會跟其他人相處嗎?」
「嗯,比較少。」
「他們在做什麼?」
「有些女生在聊的,我不是很有興趣。男生玩的又太激烈,我也不想去。也有兩兩一起看書的同學,但我跟他們不熟。」
「是喔,只有妳一個人的話,會感到孤單嗎?」我關心她的感受。
「不會啊,如果我想的話,還是可以跟其他人一起,只是,A同學不在了,會覺得有些尷尬。」
「尷尬什麼呢?」
「因為跟A同學相處是很自在的,我覺得開學後,可能會是其他同學都兩個兩個在一起,而我只有一個人。」
「只有一個人,除了尷尬之外,妳會在意嗎?」
「倒也不會,我很能自己找事情做,還會去找老師聊天呢!」
「哈,是喔。妳都跟老師聊什麼啊?」
「聊我在書裡看到了什麼啊,前一天在家裡看的電影啊。」
「了解,妳能自己找事情做就好。」
—
後來我們聊了很多,知道了女兒在學校下課時的處境,我當然會擔心,但沒有展露出不安、焦慮、煩惱的神情。而是,平靜地像一般聊天式的對話來關心她。
一開始,我也不知道女兒會與我聊到這些。可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建立的聊天模式,再加上已經很習慣運用的對話技巧,使她不自覺的把內心深處的感覺與事情都與我分享。
—
女兒跟我一樣,在交友方面是屬於被動型的。
我在學生時代,很少會主動與他人攀談,都是靜靜的一個人在做自己的事。跟女兒一樣,我不會孤單,也喜歡一個人自己的獨處,只是偶而會覺得尷尬罷了。
當時,只有少數的同學會主動來找我,我也與他們建立了很棒的友誼。而這些同學,現在也都有在聯繫,是一輩子的好朋友。
雖然會擔心女兒,但也沒那麼的擔心她。因為,我相信她會跟我一樣,不會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,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。
不過,我跟女兒有不一樣的地方。
當年,我的內心話,找不到人說,而現在,我女兒的內心話,可以跟我說。
===
建立親子日常聊天的對話習慣,都在《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》
博客來 http://bit.ly/S0500085-B
親子教養類新書榜第一位
親子教養類七日/30日暢銷榜第一位